第二百一十三章 青庐之夜-《长安卿》
第(2/3)页
回望两世,她与赵翌明里交锋,暗里互助了一辈子,却是第一次这般抛去立场,敞开心扉。
与杨延那双常年握笔,温柔缱绻的手不同,赵翌的手一如疆场上杀伐,刀口舔血惯了的将军勇士,更加坚定有力,掌心和指腹上的层层薄茧摩挲在她的手上,却是不自主地传递至她的心脉里,好似指尖轻扣琴弦,声已出,弦已动。
当李绥与赵翌执手转身时,一直未曾出声的李氏看着那个俏生生的背影,回想着曾经的一切,好像又回到了从前,回到了送虞娘出嫁的那日。
“阿蛮——”
听到身后姑母禁不住地低唤,李绥脚步顿了顿,回首间,便看到姑母笑着道:“常回来看看。”
话音一落,李氏便抑制不住地偏头拿丝帕掩了面。
“好。”
听到小娘子的话,李氏身子轻微一颤,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。
“阿耶——”
因着不舍的情意盘旋着,听到小娘子明显喑哑的声音,李章却是始终笑着,只静静看着面前的小女,适才接过念奴递上来的喜帕,亲手替她搭上。
直在喜帕彻底落下,隔绝视线的那一刻,李绥看到了父亲慈爱的笑眸,听到了那声安慰。
“阿蛮,未来的路,你们二人好好走,大胆地走——”
话音落下,父女的视线也就此隔断,转而看向一旁的赵翌,原本有千言万语,可在这一刻,李章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。
“国公放心。”
听到赵翌再简单不过的四个字,眼神交汇,李章却是看到了许多,责任、承诺,亦或是予他的誓言。
这一刻,李章笑着点了点头,待赵翌默然拱手后,便同身后一行人目送着这一对新人跨过高高的门槛,踏着十里红毯,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。
听到身后的哽咽哭声,李章含泪转过头,却是看到陈氏在绘春的搀扶下苦得难以自抑,禁不住攥住胸口,自然而然间,身旁的李氏伸手握住了陈氏颤抖不已的手,感受到这久违的触动,陈氏侧眸间看到了李章盛满万千担忧的目光,也看到了近前李氏与她的抚慰一笑。
恍然间,好似又回到了过去。
两人的手彼此交握着,看着渐渐远去的新人,陈氏终究是颔首回之一笑。
无论矛盾如何,利益如何,至少在这一刻,他们是在一起的。
在赵翌的携手下,李绥倾身入了精致而华丽的喜轿,迎亲队伍按着既定的安排,在热闹的乐声中,被众人簇拥着朝万年县馆而去。这一路上,自是过五关斩六将般在以杨晋、杨彻、杨昭几兄弟的“障车”下,抛下了无数的银钱,直待捡喜钱的人将朱雀大街围了个水泄不通,才算是了了。
此时夜幕渐渐低垂,长安城也已陆续挑起了灯火,可饶是长安城的灯火一同聚起来,却也不如接亲的队伍所持的灯火更亮更美,所过之处皆被照得如白昼,就连那路边的高大花树都被烘烤的蔫了叶子,熏黑了树枝。
在万人的期待中,御陵王赵翌与永宁郡主李绥在帝后和一众世族朝臣的簇拥下,在装饰一新的万年县馆上拜帝后君心,再拜父母恩情,直待夫妻对拜后,在一首《却扇诗》下却了纨扇,这才带着世人的祝福,被送往最终的归宿,御陵王府。
按着祖宗规矩,新人花烛夜当于青庐相对。
因而于御陵王府的东院里,早已用华丽而青翠的青布锦缎搭起了高大而敞亮的青庐,待到月上柳梢之时,御陵王府内依旧灯火通明。
听着堂前龙凤喜烛的燃烧声,李绥早已坐在榻上枯等了一阵子,看着一屋子人皆默然矗立,李绥只觉得腹中渐渐空虚起来,听着外面并没有什么声响,李绥便不再等,招了招手对凑上前的念奴道:“将桌上那盘栗子糕取两块来我垫垫。”
听到此话念奴不由轻笑,听话地只取了两块来,李绥瞧着聊胜于无,便捻了一块吃了起来,待看到玉奴递过来的水,这才就着要咽第二块。
“大王——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