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杜蘅请他去了后厅去坐,让人上了茶,笑着开口:“官报社的股份,条例司也有份,莫非今日是来查账的吗?” “倒不知官报社成立至今,盈利几何?” “目前尚未补上两万贯募金,不过也快了,你也知道如今与兵部合作,第四期的报纸销量必然远胜之前。” 庄子厚笑了笑,说道:“我自然是相信杜侍郎的能力。冒昧问一句,第四期的报纸,内容都定了吗?” “定了几篇,但还少一大半呢。” “正好,鄙人这儿有一篇文,还请杜侍郎过目。” 杜蘅伸手接了过来,发现写的竟然是青苗法的议论,庄子厚是新党,自然是将青苗法的好处大夸特夸。 庄子厚端起茶杯,假装喝茶,眼神却偷偷注意着杜蘅的神色。 他这次来的目的,肯定不是为了投稿,主要是为了试探一下杜蘅。 “这篇文章我想暂时还是不登吧。” “哦,这是为何?莫非是鄙人的文采,不入你这位诗仙的法眼吗?” 杜蘅笑了笑,将文章放下:“不是兄台文采不行,而是青苗法胜败尚未有定数,若此刻登了你的文章,万一出了什么乱子,兄台可想过自己的仕途吗?反正文章是你写的,我是无所谓的,官报社也只是负责登文章而已。” “杜兄何以认为,青苗法一定会失败?”庄子厚收起了之前的笑容。 “那么庄兄何以认为青苗法一定会成功呢?” “你可知我们变法派费了多大的劲,才推行了青苗法吗?” 杜蘅笑了笑,说:“成功与否,跟费了多大的劲,没有必然关系。” “如今朝廷的财政,杜侍郎,你也是清楚的,田税都收不上来,国家哪有钱啊?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,我朝规定,官员乡绅的土地是不收税的。” “没错,官员土地不收税,民间百姓为了逃税,还往往会依附于乡绅,将土地挂在乡绅名下。” “看来杜侍郎也是了解情况的,王相推行青苗法,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,你知道乡绅官僚的土地都是怎么来的吗?辛辛苦苦一年,也就够吃够喝而已,家里要多几个孩子,他们就得去向乡绅或者富户借贷,去买稻种才能把地继续种下去,可要是遇到歉收的年景,贷款到期还不上怎么办?” “自然是要卖土地了。” 庄子厚点了点头:“没错,就是卖田卖地,可在那些地主的逼迫之下,他们的田地往往要低价卖出去,很多农户就此失去了土地,好在我朝对商业没有太抑制,否则这些农户只有死路一条,连进城打工的机会都没有。” 第(2/3)页